数智赋能,育人为本:有机及高分子化学系举办“有机化学C“课程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9-08 作者:王本花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2日上午,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及高分子化学系在229会议室举办了“有机化学C”课程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以“数智赋能,育人为本”为主题,由学校智慧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王蔚玲老师主持。王微宏、梁文杰、孙晓毅、胡云宾、王本花等多位教师积极参与,原课程负责人、学校教学督导罗一鸣老师也应邀出席,卢红梅院长亲临会场指导。与会人员共同围绕医学相关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展开了深入探讨。
作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生物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有机化学C”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有机化学基础能否夯实。会议以智慧课程建设为契机,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的学习目标,重点讨论了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数智赋能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的优化,推动课程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智慧启迪等多方面转化。
罗一鸣老师和王微宏老师作为医学有机化学国家精品课程的主要创建者和传承者,希望该课程的建设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他们强调,教学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章节讲述,可根据知识点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进行整合和重构。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医学专业实践,适时将知识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如生物化学中的三大代谢反应)作为实例融入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主任胡云宾、课程组长孙晓毅及骨干教师梁文杰、王本花也分别发言,建议进一步引入相关案例,包括课程体系本身的案例和拓展应用的案例,并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反应机理的可视化,从而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与教学实效。
卢红梅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课程组的前期工作,并表扬和鼓励了老师们在暑假期间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她强调:教学内容重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团队协作机制,推动教学经验的传承与创新。学院将全力支持教学创新和数字化资源建设,助力打造具有中南特色的医学化学优质课程。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改革方向,彰显了学院依托团队协作推动教学发展的坚定决心。课程组将继续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新医科”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