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散射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对NASICON结构 的深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2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中子散射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对NASICON结构 的深入研究
报 告 人:李海峰 澳门大学副教授
时 间:
2024年12月13日(周五)上午10:00
地 点:
中南大学新校区化学楼129会议室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前沿技术,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更高的安全性。中子散射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目具有高穿透性的技术在揭示这些电池的内在机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报告将探讨中子表征方法(如弹性中子衍射和对分布函数分析)在研究固态电解质结构和离子传输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NASICON(Na:ZrzSizPO1z),这一因其高离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的潜在固态电解质。最新的原位飞行时间中子衍射研究揭示了其在470K的关键相变温度,并发现这一相变与离子电导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结构变化、相变与NASICON最佳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先进掺杂策略和高性能固态电池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报告人简介:李海峰教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在中子散射与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新型功能材料方面拥有逾20年的丰富经验。他于2009年获得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和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因卓越表现荣获德国教育系统授予博士生的最高荣誉-“Borchersplakette”奖。在加入澳门大学之前,他曾担任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的玛丽·居里CONEX研究员及教授。
目前,李海峰教授是澳门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研究所副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与表征,尤其是通过助熔剂法和浮区熔解法合成多晶与单晶材料。他在中子散射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经验,曾在全球多家顶尖中子与同步加速器设施开展实验,包括德国的ICNS(于利希中子科学中心)、MLZ(慕尼黑中子源),美国的SNS、HFIR、NIST和APS,法国的LLBILL和ESRF,英国的ISIS和Diamond,以及瑞士的SINQ等。通过这些设施,他开展了多次实验,深入探讨材料的微观结构、磁性相互作用、相变行为及其形成机理。
邀请人:纪效波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