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先人的红色故事 传承前辈的红色基因——化学化工学院分党校 组织学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爱晚亭
发布时间:2020-11-03 作者: 浏览次数:
10月31日下午,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党校第十期发展对象培训班暨第四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在班导师张沛毅的带领下,开展“聆听先人的红色故事,传承前辈的红色基因”实践活动,集体前往坐落在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的爱晚亭,一起探索爱晚亭中蕴藏的红色精神。
在讲解员的讲述下,同学们知道了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爱晚亭风景秀美,是四大名亭之一。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爱晚亭高翘的亭角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典园林美,更代表着青年人勇于追寻、奋进向上的精神。亭台东西两面的亭棂悬有“爱晚亭”金字红匾。匾额是由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刻制的,字体遒劲有力,充满着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爱晚亭内悬饰匾额,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字体刚劲飘逸,与古亭相衬辉映。虽然还未到深秋,同学们仿佛就已经看到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爱晚亭是毛泽东主席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20世纪初期,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常与同学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携游爱晚亭。看着枫林掩映下的爱晚亭,同学们仿佛也体会到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为家国的未来的忧心,为前路未知的迷惘,以及不断思考探索后的坚定心情。继续向上攀登,登顶之后看见的开阔风景,不禁也感叹处一句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学员们在爱晚亭寻找新中国缔造者青年毛泽东的探求革命真理的足迹,学习伟人的精神,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本次党课实践活动,学员们收益颇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学习,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于拼搏、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