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热点新闻
2025-04-27
为贯彻落实上级“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的要求,积极营造“人人讲...
最新公告
2025-04-22
经学生本人组队报名、指导教师审核、集体选拔考试等程序,现对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中南大学名师名家学术讲堂—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7    作者:陈子黎    浏览次数:



 

2025 4 25 日上午 9:30,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潇湘校区化学楼 129 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题为“杂化半导体显示材料与器件” 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担任报告人,袁俊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杨绪勇教授长期致力于杂化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吸引了众多相关学科师生前来聆听。

会议室里的电视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房间里有桌子和椅子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杨绪勇教授指出,半导体显示材料作为平板显示的核心和基础,对显示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仍需发展具有柔韧性和高稳定性的新型杂化显示器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具有发光颜色纯、光谱易调节及可溶液加工等突出优点,使其在显示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杨教授还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突破,包括新型杂化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器件制备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工作,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会议室里的人们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有老师针对蓝光 LED 难做且寿命短的问题向杨绪勇教授提问,杨教授详细地进行了解答。他指出,蓝光 LED 发光材料的带系相对较宽,这使得其发光颜色的纯度受到一定影响,而工作电压较高则对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导致了稳定性差等问题。杨教授还强调了带系宽度与发光纯度之间的关系,即所得的带系越窄,光就越纯。

墙上贴了宣传海报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个人简介: 杨绪勇,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杂化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在量子点/钙钛矿等新型发光器件、晶体管、激光器等的构筑及物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源头性的创新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Nature(3)Nat. Photonics, Nat. Nanotechnol., Nat.Commun., Joule,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等发表SCI论文110余篇。研究成果被NatureScience等期刊多次正面引用、被ScienceDaily等国际权威媒体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专题报道,文章曾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创新合作专项)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一审:尹亮亮 二审:赵元超 三审:纪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