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学术讲堂”——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纯喜教授 做客中南
发布时间:2016-10-21 作者:张健文 浏览次数:
2016年10月21日下午15:00,新校区化学楼报告厅133室举办了主题为“为绿色能源求解:人工合成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的学术讲座,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纯喜教授,本次报告会由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又年教授主持。
张纯喜教授,199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专业;1997年获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硕士学位,硕士期间师从刘秋田研究员进行固氮酶的化学模拟研究;2000年获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师从匡廷云院士进行光合作用研究;2000至2004年先后在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Stenbjorn Styring教授小组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CEA)萨克雷(Saclay)研究中心A. William Rutherford教授小组进行博士后工作。2004年至今在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实验室,现任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从事光合反应中心的电子转移和金属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其人工模拟研究。2015年张纯喜教授成功合成出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能均与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类似的人工催化剂(Science, 2015, 348, 690-693),将人工光合作用的进程推进了一大步。
此次报告会,张教授介绍了水裂解催化剂开发的必要性,高等植物的PS I和PS II过程,及蓝细菌的PS II过程,表明该生物过程能量转换效率接近100%,且具有高安全性,并对比了PS I和PS II两个过程。通过氧放出中心(OEC)催化由植物、藻类和蓝细菌将水光合分裂成氧,OEC的合成模拟物由与蛋白质基团结合的不对称锰-钙-氧簇组成,可以促进对生物水氧化的结构和化学决定因素的了解掌握,并提出开发用于人工光合作用的优良催化剂。其课题组合成了一个Mn4Ca群集类似于天然OEC在金属氧核心的结合蛋白组。天然OEC合成簇可以经历四个氧化还原转变,并显现可归属于氧化还原和结构异构的两个磁共振信号。 与先前合成的Mn3CaO4立方烷簇的比较,表明第四锰离子确定天然OEC的氧化还原电位和磁性。由此合成了包含Mn3SrO4的立方烷簇,并在含有Sr(2+)的PS II过程中观察到所有类型的μ-O(2-)部分的新型异金属MnSr复合物,其提供了OEC的新合成模型。
报告结束后,张纯喜教授与在场的师生们进行了多次互动,针对老师及同学们提的每个问题,张教授都非常认真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在座师生被张纯喜教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以及活跃而先进的思维深深地感染,本次讲座也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