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名师名家学术讲堂—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27 作者:张婧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25日上午11:00于中南大学新校区化学楼129报告厅举办了题为“面向生命健康的智能生物分析化学”的学术讲座,报告人是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报告会由宋相志教授主持,来自全院相关学科的师生们聆听了李景虹老师的精彩讲座。


生命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高度复杂体系,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分子和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微观尺度的研究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至关重要。借助新兴的单细胞成像、单分子测序等高精度工具,研究者们得以洞悉生命最细微的运作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为实验与分析过程提供了智能化与创新型解决方案。从复杂生命现象解析到精准医疗诊断,再到新药研发与个性化健康监测,智能生物分析化学正为生命健康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为人类健康福祉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李景虹老师的报告题目是“面向生命健康的智能生物分析化学”。他的报告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分析技术,给精准医疗带来了高灵敏诊断工具,实现癌症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给药物研发带来了高通量优化平台,加速纳米载体设计与递送效率提升;给健康监测带来了智能化传感设备,推动疾病预防前移。这些创新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新范式,显著提升了人类健康管理水平。


报道接近尾声,李景虹老师和现场聆听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李景虹老师介绍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生物分析技术对实现精准医疗和高效药物研发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场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对智能生物分析化学在生命健康领域应用的认知,也为后续科研攻关提供了宝贵思路。


个人简介:李景虹,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化学系院士,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办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长。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化学、能源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 Mater., Nat. Nanotech., Nat. Biomed.Engin.. Nat. Protoco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2015-2024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任Chem.Soc. Rev.等二十余种国际期刊副主编和编委。
(一审:尹亮亮 二审:赵元超 三审:纪效波)